逢年过节,应付喝酒免不了,“解酒药”又成为咱们重视的论题。饮入的酒精经胃和小肠在30分钟~3小时内彻底吸收,其间80%由小肠上段吸收。而空腹喝酒时,1.5小时内吸收多达95%以上。吸收后的酒精90%在肝内代谢、分化,10%由肾和肺脏扫除。因而“解酒药”的成效主要是加速酒精代谢、分泌;缓解人体不适症状。网络上用于解酒的“小秘方”甚多,终究哪一款才是“对路”的呢?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中药房主任马月光经过查阅材料和文献,结合自己的经历给出了一份很有用交心的中药解酒药。
葛花和枳椇子为古代文献记载和现代研讨证明解酒效果较清晰的药物。葛花是豆科植物野葛、甘葛藤的花。梁·陶弘景《本草经集注》所录入的《名医别录》为最早记载葛花能解酒的古代本草文献,书中说到葛花的解酒成效“主消酒”。主要是针对伤酒烦热口渴,头痛头晕,脘腹胀满,呕逆吐酸,不思饮食等。枳椇子为鼠李科植物枳椇的种子。功用除烦渴,解酒毒,利小便。最早记载枳椇子解酒的古代本草文献是唐·《新修本草》。葛花与枳棋子般配,酒毒之邪既能从表而发散,又能从小便而解,相辅相成,大大增强了解酒的成效。
历代本草中清晰记载有解酒效果的其他药物,依据它们的主要性能可归为以下三类:
(1)清热利尿类(药性多偏寒凉,具清热解毒等效果),如西瓜、香蕉、甘蔗、莱菔子、绿豆粉、藕、薄荷、菊花、白茅根等。
(2)生津止渴类(味甘酸性平缓,具解酒消食生津效果),如橙子、柑、金橘、杨梅、橄榄、柚、橘、柿、山楂、葛根、五味子等。
(3)芳香化湿类(性味多辛温,具健胃止呕,化湿醒脾等效果),如草豆蔻、白豆蔻、肉豆蔻、丁香、草果、扁豆等。
1、葛花解酲汤(经典解酒方):方中选葛花、白蔻仁、砂仁三药各15g为君药,干姜、神曲、泽泻、白术各6g,猪苓、茯苓、人参、陈皮各4.5g、木香1.5g、青皮1g等诸药配合共祛酒病。它主治喝酒过分而至呕吐痰逆,心神烦乱,胸膈痞塞,手足摇颤,饮食削减,小便晦气等醉酒症状。葛花解酲汤作为最具代表性的被后世许多医籍引为解酒常用主方,此方为韩国医学家广泛承受,系解酒名方。
2、清新露:薄荷5g,菊花10g,葛花5g,山楂15g,白茅根15。清热醒神、利小便。
3、枳葛饮:枳椇子10g、葛根10g、枸杞子4g、山楂4g。解酒除烦,护肝。
所谓”小酒怡情,大酒伤身”。酒精对人体的损害众所周知。对身体最好的维护办法是少喝酒。假如真实没办法防止,必定要先吃些食物垫垫肚子,空腹喝酒对食道、胃的影响最大。“解酒药”治标不治本,只能缓解必定的醉酒症状而酒精对器官特别对肝脏和肠胃的损害仍然存在。所以,咱们切不可太依靠解酒药,贪杯无度。(张颖颖)
人民日报社概略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协作加盟供稿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联络咱们ENGLISH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06001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0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