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豆堆垛留通风道,每天翻晒两回——潮气是粮食的天敌,比虫咬还凶猛。山区梯田留意了!
坡地排水沟提前清,黏土田块挖“人”字垄。上一年老张没清沟,雨水泡烂半亩晚玉米,蹲在地头直拍大腿。
虽然墒情好是功德,可接连五天不见日头,小麦出苗要迟三天。播完种的赶忙撒层草木灰,老一辈传的土法子,既能防虫又能提地温。
湖区凹地最风险!棉花桃还挂在枝上呢,雨水一多准裂口。趁雨前突击摘一遍,带青桃的也别嫌费事——烂在地里就真成废花了,上一年李婶家因而少收两百斤。
我亲眼见过王大叔用竹竿支起塑料棚,愣是让露地蔬菜少遭七成灾。土办法加科学,啥气候都能扛一扛。
不同地块不一样!沙土地渗水性强,雨后排涝要点看墒情;黏土地简单板结,雨停就得划锄松土。别等天晴了才动,那时苗都闷坏了。
最急的是黄淮流域!玉米收割机这两天别停,跟老天爷抢时间。收下来的棒子先摊开晾,千万别堆成大堆——上一年邻县就有人图省劲,成果发热霉变,一车粮倒掉半车。
不如等表土发白再整地,虽然晚几天,苗齐苗壮更省心。这场雨是检测也是时机!晒场不行的农户,赶忙跟村团体请求文明广场用,别不好意思。
粮食安全是大事,咱自己不上心,谁也帮不了忙。最终说三遍:玉米大豆别淋雨!别淋雨!
到手的粮食才是收成,别让最终一步掉链子。后天上午还有短时晴天,能抢收一亩是一亩。
重视我,每天盯着气候预报给您支招,让每粒粮食都能妥妥归仓。记住了:种田没有巧,全赖看天道——但天道也怕有心人,咱多上心,收成准差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