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来,美国一直抱持着自认为是全球霸主的心态,常常通过关税施压,想要迫使其他几个国家妥协。在特朗普重新走进白宫之后,这种“极限施压”政策几乎成了他惯用的手段,似乎觉得世界上的每个国家都得听他的。然而,特朗普似乎忘记了,今天的中国早已不再是那个需要忍气吞声的旧中国。
最近,特朗普政府再次重启“对等关税”的老套路,试图发动一次新的贸易战。然而,中国方面对此毫不畏惧,直接给了美国两记响亮的反击。
第一记反击是精准地打击美国工业的“命门”。中国宣布对七类中重稀土相关物品实施出口管制。稀土被誉为“工业的维生素”,从手机芯片到F-35战斗机的发动机和雷达系统,不能离开它。假如没有稀土,这些高精尖的技术设备就会变成废铁。更重要的是,中国在全球稀土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特别是在技术方面的要求最高的中重稀土领域,不仅储量巨大,还拥有最先进的分离提纯技术。这一招,无疑是直接抓住了美国高科技制造业的命脉。
第二记反击更为直接。美国加关税,我们也加。中国立即对所有美国进口商品征收34%的关税。这一数字并非随便设定,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精准打击,目的是让那些依赖中国市场的美国农场主和企业家感到痛苦,迫使他们去向白宫求情。
这些反击迅速见效,最讽刺的一幕是,美国白宫的经济顾问哈西特还在电视上得意洋洋地说,有超过50个国家排着队等着美国与他们谈判,希望可以减免关税。这个情形,简直是“求和”的最佳写照。
例如,紧邻我们的日本,首相石破茂焦急万分,直言美国的关税政策对日本而言简直是“国难”。他急忙准备飞往华盛顿与特朗普面对面沟通,试图争取关税减免。而越南则态度更加低调,直接给特朗普写信,表示愿意取消对美国商品的所有关税,只求不要再加税。这些国家一个个低头求饶,而唯独中国,选择了站直腰杆,迎难而上,勇敢回应。这就是战略定力,面对威胁,选择正面迎击,以平等为基础来展开谈判。
然而,仅仅有硬气还不够,背后更需要强大的内在实力。贸易战或许只是“表面功夫”,而科技战才是真正的较量。在这一领域,中国最近的几件大事,既让国内民众振奋,也让美国和其他对手感到震惊。
首先是中国成功揭露出一个潜伏在内部的大内鬼。我国的半导体设备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屹唐半导体,曾因涉嫌被美国行业巨头应用材料公司偷取技术而起诉。原来,应用材料公司通过高薪挖走了屹唐半导体的两名离职员工,而这两人不仅将掌握的核心技术交给美国,还帮着美国公司申请了专利,将自己的名字写在发明人一栏。这个事件暴露出两个问题:一方面,美国技术封锁的伎俩不再满足,他们开始窃取我们的技术,说明中国在某一些半导体领域已经从追赶者变成了领跑者;另一方面,这也警示我们,防止内部背叛和腐化同样至关重要。只有严惩内鬼,才能确保国家利益不受损害。
与此同时,另一件令国人兴奋的事发生了:中国首台电子束光刻机问世!光刻机被视为芯片制造的核心设备,过去这一领域一直由荷兰的ASML公司掌控,特别是EUV光刻机几乎垄断全球市场,而美国对中国的禁运则试图“卡住”我们的脖子。如今,中国自主研发的电子束光刻机通过创新,不再完全依赖传统的光源,而是采用电子束直接作用于晶圆,精度达到0.6纳米,线纳米。这一突破标志着中国在高端芯片制造设备上迈出了重要一步,也为建立独立自主的芯片生产链奠定了坚实基础。尽管还要进一步优化和量产,但这一“从0到1”的突破,对于中国在全球技术竞争中的地位意义重大。
如今,特朗普或许已经意识到,他手中的牌慢慢的变少。面对中国的稀土管制,虽然他试图拉拢日本、澳大利亚和印度组成“稀土联盟”,但这个联盟的作用有限,因为稀土的提纯技术仍然掌握在中国手中。即使这些国家能开采一些稀土,没有中国的技术上的支持,最终也不过是白白浪费。而对于巴西和缅甸等第三方国家,美国也未必能如愿。巴西总统卢拉十分清楚稀土的重要性,不会轻易交出宝贵资源,缅甸作为中国的邻国,也不容易被美国收服。
更令人担忧的是,中国手中握有另一张强大的王牌——药品原材料。以常见的抗生素阿莫西林为例,美国80%以上的原材料依赖中国供应。其他许多常用药物,也严重依赖中国的原材料供应。如果中国决定停止这些出口,恐怕美国的药品市场会陷入空缺。
总之,特朗普对中国的依赖远超他的想象,想要将中国排除在全球产业链之外,显然是天方夜谭。尽管他不断威胁,但面对中国在稀土、光刻机、药品原料等方面的强势优势,这些威胁显得苍白无力。而中国的经济、科学技术实力的崛起,意味着未来无论是面对美国的压力,还是任何外部挑战,我们都能从容应对。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